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健康科普 > 健康科普
健康科普
中医饮食护理
日期:2020-02-27

中医饮食护理



        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饮食调护,是中医临床“辩证施治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它体现了药疗食疗的有机结合,是中医临床中的一在特色。如《千金要方》云:“为医者,必须洞视病源,知其所犯,以食治之。食疗不愈,然后令药。”如果临床辩证准确,能做到:药食相须,寒温相宜,五味相适,就可提高疗效,加速病人康复。反之,如果药食相杵,寒温失当,五味过偏,就可影响药物疗效,甚至可致病情恶化。

        一、中医饮食疗法特点

        定义: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运用食物配方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

        中医理论特点:整体观和辩证施治

        中医饮食疗法特点:整体观念和辩证施食

        药食同源:中药也是由食物发展而来,食物对防治疾病同样重要

        中药属性:四性五味

        食物属性:四性五味

        提倡先食疗后药药疗

        (1)整体观念

        人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(如食物五味对应人体五脏系统)

        人和自然社会是一个整体(如食物四气对应自然四季)

        饮食要与五脏及自然气候等相适应

       (2)辩证施食

        疾病:寒热虚实

        食物:寒热补泻

        原则: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

        二、中医饮食四性五味

        食物四性:寒热温凉

        食物五味:酸苦甘辛咸

        “性”或“气”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或气质,中医称为“四性”或“四气”

        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,就属凉性或寒性食物,寒性食物如:马齿苋,蒲公英,苦瓜,连藕,蟹,番茄,柿子,紫菜,西瓜,香蕉,黄瓜。凉性食物如:茄子,白萝卜,冬瓜,梨,薏米仁,鸭蛋。

        凡适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,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。热性食物有:芥子,肉桂,辣椒,花椒。温性食物:韭菜,小茴香,葱,香菜,蒜,南瓜,木瓜,酒,醋,龙眼肉,杏仁,鸡肉。

        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,一般体质或寒凉,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,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。平性食物:洋葱,南瓜子,土豆,香椿,玉米,百合,葡萄,猪肉,蜂蜜,青鱼,牛奶

        (1)中医饮食四性疗法:

        中医饮食四性疗法:食物的性能各有不同,有相互协同作用,亦有相克制作用,性能相同者,食之无消,并可加强其调养作用,如当归,生姜,羊肉汤中的羊肉与生姜,两者可相互协同发挥作用,羊肉得生姜而加强温补,故可治疗虚证腹痛,食物性能相克情况有二种,一是利用食物之间性能相克,对人体有益如小产大都为寒性,可加葱姜同煮,取其辛温而解其寒气,另一种情况是食物之间性能各不相同,发生矛盾,影响人体健康,如鳖鱼与苋菜不同食等,所以应当注意饮食的调配。

        1.寒者热之:寒症宜忌

        感受寒邪的实寒证:宜温热性食物

        阳虚阴虚的虚寒证:宜温补性食物

        无论实寒还是虚寒:忌寒凉生冷之品

        2.热者寒之:热证宜忌

        感受热邪的实热证:宜寒凉性食物

        阳盛阴虚的虚热证:宜滋阴性食物

        忌辛辣,温热之品

        3.虚者补之:虚证:阴阳气血亏虚所引起的一类病证

        阴阳亏虚:补益阴阳,阳虚者忌寒凉,宜温补类食物,阴虚者忌温热,宜淡薄润食物

        气血亏虚:补益气血

        原则:虚多少补多少,虚什么补什

        4.实者泻之,实证宜忌

        外感病实证:风寒风热,宜辛散食物

        内伤病实证:痰壅水停,食积瘀血等,宜疏利消导,活血化瘀食物

        (2)中医饮食五味疗法

        1、五味对应五脏

        2、五味适度养五脏五味过度伤五脏

        3、原则:谨和五味以调之,以平为期

        1》辛味入肺,过辛伤肺

        性味:辛散行气通经,香燥易耗气伤津

        代表食物:姜葱蒜花椒等

        宜:外感,瘀血,脾胃气滞

        忌:气虚自汗,津亏,失血等证

        多食:便秘,胃溃疡,痔疮

        2》甘味入脾,过甘伤脾

        甘味食物的性味,和中缓急,补益解素

        代表食物:蜂蜜,饴糖,甘草,大枣

        宜:渚虚劳损,脏腑不和,拘挛疼痛等

        忌:脾胃气滞(治宜行气,不宜补益)

        多食:肥胖,动脉硬化,糖尿病,心脑血管疾病

        3》酸味入肝,过酸伤肝

        酸性食物:食醋,山楂,乌梅,石榴

        宜:泄泻,汗证,遗精,带下

        忌:溃疡,龋齿

        多食:易疲劳,记忆减退,脾胃失调

        4》苦味入心,过苦伤心

        苦味食物的性味,清热,燥湿,消炎抗菌

        代表食物:苦瓜,杏仁,马兰

        宜:热证,心烦,湿证,咳喘

        忌:脾胃虚弱,恶心呕吐

        多食,伤胃,吐泻

        5》咸味入肾,过咸伤肾

        咸味食物性味:软坚,散结,润下

        代表食物:海带,海蛰,海藻

        宜:瘰疬,痰核

        忌:高血压,水肿,多食:高血压,心脏血管疾病,肾病

        肝病忌辛,心病忌咸,脾病忌酸,肾病忌甘,肺病忌苦,以及水肿病忌食盐,黄疸泄泻忌鱼,以常头晕,失眠,性情急躁忌胡椒,辣椒,韭菜.

        三、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

        1、饮食有节

        饮食要有节制,不可过饥过饱,过饥则气血来源不足,过饱则易伤脾胃之气。进食要有规律,三餐应定进、定量、遵循“早吃好,午吃饱,晚吃少”的原则,切忌饥饱不调,暴饮暴食,以免伤及脾胃

        2、饮食有方

        饮食要有正确的方法,进食时宜细嚼慢咽,不可进食过快或没有嚼烂就下咽,食物应软硬恰当,冷热适宜,不要一边时食一边干其他的事情,食后不可即卧,应做散步等轻微活动,帮助脾胃的运化,晚上临睡前不要进食。饮食不洁可导致胃肠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,食物要新鲜、干净、禁食腐烂、变质、污染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和牲畜。

        3、谨和五味

饮食应多样化,合理搭配,不可偏食。《素问.藏气法时论》中说: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补精益气。”这就是说人体的营养应来源于粮、肉、菜、果等各类食品,所需的营养成分应多样化。只有做到饮食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才能摄取到人体必须的各种营养,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。注意饮食气味的适中也很重要,如过食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,过食辛热则易助火伤阴,辛甘酸苦咸五味虽各有所宜,亦各有所偏。饮食性味不要过重,尤其应避免过度嗜咸和嗜甜。若对饮食的种类或气味过于偏嗜或偏废,易使体内阴阳失调,从而损害健康,发生疾病。

        4、荤素搭配

        荤素搭配是饮食的重要原则,也是长寿健康秘诀之一。饮食应以谷物、蔬菜、瓜果等素食为主,辅以适当的肉、蛋、鱼类,不可过食油腻厚味。

        四、养生六条小常识

        定时定时定温度:三分胃病七分养,尤其是有胃病的病人,更要注意这几点。

        没有食欲不进食,没有食欲意味着脾胃功能虚弱,强行进食只会损伤脾胃功能。

        专心用食:否则会影响消化液分泌。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 清淡饮食:不过咸过辣.品种不宜多:谷、肉、菜、果为宜,先食疗后用药,品种不宜多:谷、肉、菜、果为宜,先食疗后用药。


0

医院地址: 湖南省怀化市正清路431号(东院);迎丰西路72号(西院)

湘ICP备14007685号-1 咨询电话: 07452286100

急救电话:0745-2236300 0745-2999120

网站声明:怀化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@ 2014 网址:www.hhszyyy.com

特别声明: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,如有疑问请在线咨询

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028号